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饰的成语

饰的成语(共51个)

  • 掩罪

    yǎn zuì shì fēi

    成语解释:掩:遮盖。
    掩饰错误和罪过。

    成语出处:《明史・徐学诗传》:“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

  • 矜句

    jīn jù shì zì

    成语解释:矜:慎重;饰:整饰。
    形容写文章时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成语出处:清・周亮工《书影》第六卷:“彼以句字为辞,而不知古之所谓辞命辞章者,指其首尾结撰,而通谓之辞,非如今人以矜句饰字为辞也。”

  • 矜愚

    jīn yú shì zhì

    成语解释: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山木》:“ 饰知(智)以惊愚。”

  • 智矜愚

    shì zhì jīn yú

    成语解释: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山木》:“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

  • 非掩过

    shì fēi yǎn guò

    成语解释:同“饰非文过”。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我虽然也被谥为‘土匪’之一,却并不想为老前辈们饰非掩过。”

  • 上用目,则下

    shàng yòng mù , zé xià shì guān

    成语解释:在上边的能够明察,下边的伪装行为就会被发现。

    成语出处:《韩非子・有度》: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

  • 掩非

    yǎn fēi shì guò

    成语解释:掩、饰:掩饰;非、过:错误。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

  • 非文过

    shì fēi wén guò

    成语解释: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顺非而泽,不听而诛。”唐・颜师古注:“谓人有坚为辩言,不以诚质,学于非道,虽博无用,饰非文过,辞语顺泽,不听教命……”

  • 簠簋不

    fǔ guǐ bù shì

    成语解释: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饰:不整齐。
    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 矜己自

    jīn jǐ zhì shì

    成语解释: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
    夸耀称赞自己。

    成语出处:《后汉书・郑兴传》:“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

  • 矫情自

    jiǎo qíng zì shì

    成语解释:矫情:掩饰真情。
    掩饰真情,自我粉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官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 垢掩疵

    shì gòu yǎn cī

    成语解释: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

    成语出处:《魏书・萧宝夤传》:“无不苟相悦附,共为唇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无所顾惜。”

  • 舞文

    wǔ wén shì zhì

    成语解释:谓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魏元忠传》:“贞观中,万年尉司马景舞文饰智,以邀干没,太宗弃之都市。”

  • 顺过

    shùn guò shì fēi

    成语解释:谓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

    成语出处:元《宋史・律历志》:“忠辅于《易》粗窥大衍之旨,创立日法,撰演新历,不敢以言者,诚惧太史顺过饰非。”

  • 浓妆艳

    nóng zhuāng yàn shì

    成语解释:见“浓妆艳饰”。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那女孩儿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请鲁达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