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的成语(共87个)
戕害不辜
成语解释:戕:害;辜:罪过。
杀害或伤害无辜的人。成语出处: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不以词害意
成语解释: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恰中要害
成语解释: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
正打中致命的部位。不以辞害志
成语解释: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害人不浅
成语解释: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以辞害意
成语解释: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妨功害能
成语解释: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而防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
蠹国害民
成语解释:蠹:损害。
危害国家,残害人民。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贪生害义
成语解释:贪恋生命,危害道义。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灯前修本》:贪生害义,即非烈丈夫;杀身成仁,才是奇男子。
养痈贻害
成语解释:痈:毒疮。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祸害。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成语出处:《后汉书・冯衍传》李贤注引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痈长疽,自生祸殃。
飞土逐害
成语解释:抛掷土丸以逐禽兽。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进利除害
成语解释:犹言兴利除害。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
执文害意
成语解释:谓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成语出处: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害意,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利害得失
成语解释: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有百害而无一利
成语解释:百害:泛指许多坏处。
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