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菽的成语

菽的成语(共16个)

  • 不辨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辨:分清;菽:豆类。
    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 布帛

    bù bó shū sù

    成语解释: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
    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成语出处:元《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 之祭

    yú shū zhī jì

    成语解释:菽:指豆类;祭:祭品,祭奠。
    以鱼和豆类作祭品。借指礼仪不周。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哀公六年》:常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 饮水啜

    yǐn shuǐ chuò shū

    成语解释: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不辨

    bù biàn shū sù

    成语解释: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不辩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

  • 饮水

    chuò shū yǐn shuǐ

    成语解释:啜:吃;菽:豆类。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水之欢

    shū shuǐ zhī huān

    成语解释: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
    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未辨

    wèi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菽:豆子。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孙权小子,未辨菽麦,要领不足以膏齐斧,名字不足以洿简墨。

  • 水承欢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成语解释: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慈帏恩爱成抛闪,怎能够菽水承欢。”

  • 饮水食

    yǐn shuǐ shí shū

    成语解释:见“饮水啜菽”。

    成语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床,蓍艾为席,饮水食菽,垦山播种。”

  • 饮水

    pá shū yǐn shuǐ

    成语解释:喝豆粥饮白水。喻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

  • 仅辨

    jǐn biàn shú mài
  • 颇别

    pǒ bié shú mài
  • 麦不分

    shú mài bù f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