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的成语(共32个)
攒眉蹙额
成语解释:攒眉:皱眉。
蹙额:皱额头。
眉头额头紧皱。形容愁闷的表情。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只见那女郎侧身西坐,攒眉蹙额,有不胜怨恨的意思。”
龙门点额
成语解释: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愁眉蹙额
成语解释:因发愁而紧皱眉头。
成语出处:茅盾《血战后一周年》:“内地的小商人为了上海‘钱庄不通’而愁眉蹙额。”
烂额焦头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
皱眉蹙额
成语解释:蹙:收缩。
布满皱纹的样子。额手加礼
成语解释:表示敬意。
成语出处: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外人之额手加礼者,今且相与鄙夷。”
额外主事
成语解释: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额首称庆
成语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拱手加额
成语解释:拱手:双手合抱致敬;加额:以手加额表祝贺。
形容致敬庆贺。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贞集:“一日,海滨侯执帝手私语云云,帝拱手加额曰:‘皇天,皇天!’”
虎头燕额
成语解释: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成语出处: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头燕额,羞杀他脸似桃花。”
坚额健舌
成语解释:厚颜利口。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世俗饰伪诈行,为民巫祝,以取厘谢,坚额健舌,或以成业致富。”
燋头烂额
成语解释:同“焦头烂额”。
举首加额
成语解释:举:抬起;额:额头。
拱手与额相齐,表示喜悦庆幸。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谕若讷》:“上乃飞白‘安静’二字,以赐若讷,若讷然后举首加额,受而藏之。”
面额焦烂
成语解释:因受炮烙之刑或烧伤,脸颊和额头被烧得焦糊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头焦额烂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狼狈窘迫。
成语出处:《尺牍新抄》第七卷:“非苦非甜,人之头焦额烂,脱之无奈丝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