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的成语(共20个)
- 熊经鸟申- 成语解释: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 三令五申- 成语解释: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 
 申:说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 小屈大申- 成语解释: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杨光以发辉也。” 
- 申旦达夕- 成语解释:申:至;夕:夜。 
 自夜到晨,从晨到夜。-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张贊传》:“不事王侯,负才任气,见余则申旦达夕,不能已己。” 
- 达诚申信- 成语解释:达:表达;申:申明;信:诚实。 
 表达忠诚信实的心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榖,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 奉申贺敬- 成语解释: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 - 成语出处: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 
- 含意未申- 成语解释:申:表述,表达出来。 
 心中的想法还没来得及说出来。-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四》: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 申冤吐气- 成语解释: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 申祸无良- 成语解释:申:重复。 
 申祸:第二次遭祸事。
 无良:形容自己没有道德。
 重遭祸事,是因为自己没有道德而造成的。
- 申诉无门-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地方申诉自己的痛苦和冤屈。 
- 申旦不寐- 成语解释:古代以天干计时,申是十二支的第九位,约傍晚时分。旦,天亮。全句是说从黄昏时分,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 - 成语出处:楚辞宋玉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文选潘岳西征赋:“夜申旦而不寐。” 
- 申韩之学- 成语解释:战国时代的申不害和韩非二人都擅长刑名之学,故将他们两人的学说称为“申韩之学”。 - 成语出处:后汉书酷吏传:“阳球,性严厉,好申韩之学。” 
- 五申三令- 成语解释: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渐乖训抚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