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的成语(共74个)
改弦更张
成语解释: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
张:给乐器上弦。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弦无虚发
成语解释:谓射箭百发百中。
成语出处:《陈书・萧摩诃传》:“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
改弦易调
成语解释:犹改张易调。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梁彥光传》:“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弦外之意
成语解释: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成语出处:《南史・范晔传》:“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更弦易辙
成语解释: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成语出处:《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
破琴绝弦
成语解释: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幺弦孤韵
成语解释: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如幺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
朱弦玉磬
成语解释:弦:乐器上的丝弦;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成语出处: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诗:“两首新诗百字余,朱弦玉磬韵难如。”
朝歌夜弦
成语解释: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楚管蛮弦
成语解释: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燕台・冬》诗:“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舞罢腰支在。”
弦外之音
成语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易辙改弦
成语解释: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成语出处:清・王韬《〈火器略说〉后跋》:“若一旦易辙改弦,以其材力聪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见其必逊于西人也哉?”
扣人心弦
成语解释:扣:敲打。
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
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成语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改弦易辙
成语解释: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
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成语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春诵夏弦
成语解释: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