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攀的成语

攀的成语(共49个)

  • 龙附凤

    pān lóng fù fèng

    成语解释:附:接触、依附。
    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 高结贵

    pān gāo jié guì

    成语解释:见“攀高接贵”。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 今吊古

    pān jīn diào gǔ

    成语解释:见“攀今吊古”。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 今比昔

    pān jīn bǐ xī

    成语解释: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你攀今比昔!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关大王面赤非干醉。”

  • 附凤

    fù fèng pān lóng

    成语解释: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 狐媚猿

    hú mèi yuán pān

    成语解释: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成语出处:明・刘体乾《财用诎乏恳乞圣明节省疏》:“其间狐媚猿攀,途辙不一;蝇营狗窃,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 高不可

    gāo bù kě pān

    成语解释:攀:攀登。
    高得无法攀登。形容很难达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难以亲近。

    成语出处: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 花折柳

    pān huā zhé liǔ

    成语解释:喻狎妓。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则为我攀花折柳,致令的有国难投。”

  • 不敢高

    bù gǎn gāo pān

    成语解释: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
    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 高枝儿

    pān gāo zhī ér

    成语解释: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比喻人想往高处攀。

    成语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阳荪身后说:‘老赵、老佟另攀高枝啦!’”

  • 不上

    gāo pān bù shàng

    成语解释:不能同等与地位、名誉较自己高的人结交或攀亲。

    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你们钟府上是做官的仕宦之家,我们做买卖的,恐怕高攀不上吧?”

  • 蟾折桂

    pān chán zhé guì

    成语解释: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

  • 附骥鸿

    fù jì pān hóng

    成语解释:攀:攀附;鸿:天鹅。
    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

    成语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蚊虻终日经营,不能越阶序,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 夤缘

    yín yuán pān fǔ

    成语解释: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成语出处:《明史・尹直传》:“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

  • 暮折

    zhāo pān mù shé

    成语解释:指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成语出处:唐・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折暮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