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北的成语

北的成语(共94个)

  • 南鹞

    nán yào běi yīng

    成语解释:鹞、鹰:两种猛禽。
    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 南船

    nán chuán běi chē

    成语解释:比喻行踪不定。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但恐宦海萍踪,南船北车,又在不定耳。”

  • 道主人

    běi dào zhǔ rén

    成语解释: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晨传》:“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 走南闯

    zǒu nán chuǎng běi

    成语解释: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东西南

    dōng xī nán běi

    成语解释: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 山南海

    shān nán hǎi běi

    成语解释: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 天南海

    tiān nán hǎi běi

    成语解释:①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②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成语出处:杨朔《熔炉》:“他素来最能关心战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样调皮捣蛋的人,一经他教育改造,都能脱胎换骨。”

  • 面称臣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成语解释: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 追奔逐

    zhuī bēn zhú běi

    成语解释:追击败走的敌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 乘胜逐

    chéng shèng zhú běi

    成语解释: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 追亡逐

    zhuī bēn zhú běi

    成语解释:追击败走的敌军。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南征

    nán zhēng běi tǎo

    成语解释:见“南征北伐”。

    成语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 门锁钥

    běi mén suǒ yuè

    成语解释: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成语出处: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第五卷:“寇莱公守北门,虏使经由,问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答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 三战三

    sān zhān sān běi

    成语解释:北:败逃。
    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 南枝

    nán zhī běi zhī

    成语解释: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

    成语出处:唐・李峤《鹧鸪》诗:“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