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甲的成语

甲的成语(共124个)

  • 不动

    àn jiǎ bù dòng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代战士的护身衣,引申为甲士,借指军队。
    使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成语出处:《陈书・章昭达传》:宝应数挑战,昭达按甲不动。

  • 枕戈坐

    zhěn gē zuò jiǎ

    成语解释: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

  • 身怀六

    shēn huái liù jiǎ

    成语解释: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
    指妇女怀孕。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 枕戈

    pī jiǎ zhěn gē

    成语解释: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十二・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卧。”

  • 利兵

    jiān jiǎ lì bīng

    成语解释:坚甲:坚固的铠甲;兵:兵器。
    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

    成语出处:墨翟《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 倍道

    juǎn jiǎ bèi dào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急速前进。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

  • 晋阳之

    jìn yáng zhī jiǎ

    成语解释: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 韬戈

    juǎn jiǎ tāo gē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收起武器。谓停止战斗。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 执兵

    pī jiǎ zhí bīng

    成语解释: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
    兵:兵器。
    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

  • 丹黄

    dān huáng jiǎ yǐ

    成语解释: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 丢盔卸

    diū kuī xiè jiǎ

    成语解释: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 枕戈寝

    zhěn gē qǐn jiǎ

    成语解释: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 金戈铁

    jīn gē tiě jiǎ

    成语解释:同“金戈铁马”。

    成语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 销戈

    zhù jiǎ xiāo gē

    成语解释: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成语出处: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 不留

    piàn jiǎ bù liú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
    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3回:“为足的在此扎营,意欲等候番兵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