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的成语(共105个)
- 不惭屋漏- 成语解释: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死者用帐幕遮盖处。 
 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形容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成语出处: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门惊如市,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 
- 汗牛塞屋- 成语解释:汉牛:使牛出汗。 
 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出处: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 白屋之士- 成语解释:指贫寒的士人。 -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 
- 不愧屋漏- 成语解释: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 
 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 束之高屋- 成语解释:同“束之高阁”。 - 成语出处: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 推爱屋乌- 成语解释:见“爱屋及乌”。 - 成语出处:《野叟曝言》99:“因晚生与老先生同乡,~,相待极厚。” 
- 无愧屋漏- 成语解释: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 
 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成语出处: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 发屋求狸- 成语解释: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 屋如七星- 成语解释:形容住房破漏。 - 成语出处:唐・冯赞《云仙杂记》:“郑广文,星屋破漏,从下望之,窍如七星。” 
- 牵萝补屋- 成语解释:萝:女萝,植物名。 
 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成语出处: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 比屋连甍- 成语解释: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 成语出处:晋・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 
- 生栋覆屋- 成语解释:造房子用新伐的木头做屋梁,木头容易变形,房屋容易倒塌。比喻祸由自取。 -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 
- 司农仰屋- 成语解释: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成语出处: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30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又要办理新政,正在司农仰屋的时候,势不免裁者经费。” 
- 望屋而食- 成语解释: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过秦》:“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 屋上建瓴- 成语解释:建:倾倒。 
 瓴:容水器。
 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亦作“高屋建瓴”。- 成语出处: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使楚人开关而延敌,材官驹发,突骑云纵,真若屋上建瓴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