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的成语(共72个)
- 再生之德- 成语解释:指救命的恩德。 -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德。” 
- 再当冯妇- 成语解释:晋国人冯妇,善于打虎,后来不干了。有一次看见一群人在捉老虎,但不敢向前。于是他上前去打。比喻重操旧业。 -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时局在大动荡,我的心境在别种意义上也在大动荡。我自己实在是不愿意再当冯妇。” 
- 再蹈覆辙- 成语解释:再:重复;蹈:踩、踏;辙:车迹、道路。 
 重复走翻车的道路,指不接受教训。- 成语出处:郭沫若《抱箭集・第二辑・曼陀罗华》:“这也是一种经验呢,我们都是年青人,将来还有生育的机会,我们可以不再蹈覆辙了。” 
- 再合余烬- 成语解释:合:汇聚;余烬:烧剩的灰烬,引申为战败后的残余士卒。 
 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接着干。-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停妻再娶- 成语解释: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员外,你不回家来,原来在这里,做个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见官去。” 
- 顿首再拜- 成语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一日难再晨- 成语解释:一天之内不会有第二个早晨。比喻光阴宝贵,失不再来。 -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成语解释:借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以后要再借的时候也就不困难了。 -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 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成语解释:一再:第一、二次;宥:宽容。 
 第一、第二次可以宽容,再三违犯就不能赦免了。- 成语出处:《管子・立政》: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 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成语解释: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 稽首再拜- 成语解释:稽首:以头叩地面;再拜:拜两次。 -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 
- 大福不再- 成语解释:福:幸福;再:第二次。 
 大福不会再次来临。指幸运的事情不可期望再来。-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 回天再造- 成语解释:回:挽回,扭转。 
 扭转乾坤,再造国家。形容忠心保国,功高盖世。- 成语出处:《旧唐书・昭宗纪》:“甲戍制赐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 再接再捷- 成语解释:接:接战。 
 交锋一次战胜一次。比喻屡战屡胜。-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汉将李建论》:观其始以步卒,深人虏廷,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掸,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 鸾胶再续- 成语解释:鸾胶:传说中的一种胶,能把弓弦断处粘在一起。 
 后用以指男子续娶。- 成语出处:《汉武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两著。终日射,不断。帝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