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的成语(共34个)
江湖艺人
成语解释:在街上表演吟唱、讲故事、舞蹈、变戏法和哑剧等艺术而谋生的人。
成语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一章:“那功夫不知是跟哪个江湖艺人学的,打起架来,三五条汉子近身不得。”
才艺卓绝
成语解释:才:才能;艺:技艺;卓绝:无可比拟。
才能技艺高超无比。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思慎》:“人虽才艺卓绝,不能悖理成行,逆人道也。”
一十八般武艺
成语解释: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成语出处:元・白朴《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杀人如艺
成语解释: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同“杀人如麻”。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焚室庐,杀人如艺。
耕耘树艺
成语解释: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
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成语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武艺超群
成语解释:武艺:武术上的本领。
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的人,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
色艺绝伦
成语解释:色艺:容貌和技艺;伦:同类。
容貌和技艺超群拔俗,在同类中绝无仅有。成语出处: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师师无所归,有倡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
色艺两绝
成语解释:色艺:容貌和技艺。
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成语出处:宋・胡仔《啭春莺》:“王晋卿都尉既丧蜀国,贬均州,姬侍尽逐。有一歌者,号‘啭春莺’,色艺两绝。”
色艺无双
成语解释:色艺:容貌和技艺。
姿色和技艺没有第二个人可比。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五卷:“小旦马大保,为美臣子,色艺无双。”
德艺双馨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六艺经传
成语解释: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书。
泛指古代典籍。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通文达艺
成语解释: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达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投戈讲艺
成语解释:谓在军中仍不废学。后亦泛谓偃武修文。
成语出处:汉・樊准《上疏请兴儒学》:“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犹然投戈讲艺,息马论道。”
文房四艺
成语解释:指琴、棋、书、画。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自古书、画、琴、棋,谓之文房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