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的成语(共34个)
浑抡吞枣
成语解释:见“浑沦吞枣”。
成语出处:元・耶律楚材《心经宗说>后序》:“嗟见浑抡吞枣,只管诵诗。”
浑沦吞枣
成语解释: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4卷:“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
浑身皆胆
成语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浑然无知
成语解释: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那贼浑然不知,不言不语。”
璞金浑玉
成语解释: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浑浑无涯
成语解释:浑浑:浩浩茫茫的样子。
形容广阔无边,博大精深。多赞誉内容丰富的巨著。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浑身是口
成语解释:表示浑身都有能言善辩的嘴。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浑然自成
成语解释:见“浑然天成”。
成语出处:茅盾《大题小解》:“美丽的形象,应有适当的字汇来构成,这原是不错的;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浑然自成。”
浑金白玉
成语解释:见“浑金璞玉”。
成语出处:宋・戴埴《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阙。”
清浑皁白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清浑皂白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一气浑成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以诗志别,分韵得‘秋’字,援笔立就,一气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