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的成语(共13个)
- 涣然冰释- 成语解释: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 
 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成语出处:晋・杜预《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 涣若冰释- 成语解释:犹言涣然冰释。 - 成语出处: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珠贯,涣若冰释。” 
- 人心涣散- 成语解释:涣散:散漫,松懈。 
 思想不统一。形容人心不齐。亦作“人心涣漓”。- 成语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四》:“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 
- 精神涣散- 成语解释:精神:神志,心神;涣散:分散,散漫。 
 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第14卷:“精神涣散,离其躬身。” 
- 涣发大号- 成语解释:犹言涣汗大号。 -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罢息诛求,敦尚节俭,涣发大号,与人更新。” 
- 涣汗大号- 成语解释:①谓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②谓帝王发布号令。 - 成语出处:《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 
- 涣如冰释- 成语解释:犹言涣然冰释。 -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久即下部血出,并鲜血片,便无痛苦,涣如冰释。” 
- 涣若冰消- 成语解释:犹言涣然冰释。 -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标理明例,涣若冰消。” 
- 涣尔冰开- 成语解释:犹言涣然冰释。 - 成语出处:南朝・梁・何炯《答释法云书难范缜》:“钻仰渊秘,涣尔冰开。” 
- 涣然冰消- 成语解释:象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比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同“涣如冰释”。 - 成语出处:《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准此推之,以真理诘幻状,以实验捣虚情,虽举国若狂,万人同梦,而迎刃以解,涣然冰消。 
- 离析涣奔- 成语解释:同“离析分崩”。 - 成语出处:明・宋濂《进〈元史〉表》:“丰亨豫大之言,壹倡于天历之世;离析涣奔之祸,驯致于至正之朝。” 
- 人心涣漓- 成语解释:形容人心不齐。 - 成语出处:《清史稿・锡良传》:“似是而非,财力凋敝,人心涣漓,九年立宪,终恐为波斯之续。” 
- 收回成涣- 成语解释:涣:涣汗。 
 比喻君主发号施令,如汗出于身,难于收回。- 成语出处:宋・崔与之《辞免除兼太子侍讲》:欲望朝廷,特赐敷奏,收回成涣,改畀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