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的成语(共27个)
选贤任能
成语解释: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成语出处:《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以不可不知也。”
选贤举能
成语解释: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青钱万选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出众。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
一时之选
成语解释: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韦抗传》:“它所辟举,如王维、王缙、崔殷等,皆一时选云。”宋・曾巩《〈范宽之奏议集〉序》:“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
雀屏中选
成语解释:雀屏:画有孔雀的门屏。
指得选为女婿。成语出处:《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红丝待选
成语解释:选:选择,挑选。
指为女儿择女婿。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元振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线,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随夫贵达也。”
别无选择
成语解释: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成语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对那些企图投敌的巴彦,只能采取无情斗争的对策!”
选士厉兵
成语解释:士:军士;厉:磨;兵:武器。
挑选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秋纪》:“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选歌试舞
成语解释:见“选色征歌”。
成语出处:宋・周密《露华・次张岫云韵》:“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
选舞征歌
成语解释:见“选色征歌”。
成语出处: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布衣天子哭荒陵,选舞征歌好中兴。”
选色征歌
成语解释: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亦作“选歌试舞”、“选舞征歌”。
成语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结驷连骑,选色征歌。”
万选青钱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出众。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文选烂,秀才半
成语解释:文选:指《昭明文选》。
意思是熟读了《文选》,就可以成为半个秀才。讽刺科举取士的话。现也含有熟读诗文对写作有益之意。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
矮子队里选将军
成语解释:指勉强挑选。比喻挑选余地小,难以选出合适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矮子队里选将军,叫我如何选得出?
选贤与能
成语解释: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成语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