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拂的成语

拂的成语(共10个)

  • 衣远去

    fú yī yuǎn qù

    成语解释:拂衣:振衣而去。
    振衣远远离去。指归隐。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 袖而去

    fú xiù ér qù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
    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袖而归

    fú xiù ér guī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
    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成语出处: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 袖而起

    fú xiù ér qǐ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 左萦右

    zuǒ yíng yòu fú

    成语解释:左收卷,右拂拭。比喻轻而易举,或技艺精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

  • 法家

    fǎ jiā bì shì

    成语解释:拂:通“弼”。
    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
    指忠臣贤士。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衣而去

    fú yī ér qù

    成语解释: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 分花

    fēn huā fú liǔ

    成语解释:见“分花约柳”。

  • 尽忠

    jìn zhōng bì guò

    成语解释:拂:通“弼”,纠正,辅佐。
    竭尽忠心帮助上级改正错误。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异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 衣而起

    fú yī ér qǐ

    成语解释:指一甩衣袖就走了。形容因生气、不满或避忌而离开。
    也作“拂衣而去”。

    成语出处:戴良《九灵山房集 丹溪翁传》:“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与人交,一以三纲五常为去就。”《后汉书 杨彪传》:“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唐 牛僧孺《玄怪录补遗 狐诵通天经》:“客怒,拂衣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