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粗的成语

粗的成语(共53个)

  • 五大三

    wǔ dà sān cū

    成语解释: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成语出处: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 心浮气

    cū xīn fú qì

    成语解释:浮:浮躁。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祭吕伯恭文》:“比年以来,日觉少异,更尝差多观省,加细追维,曩昔粗心浮气,徒致参辰,岂足酬义。”

  • 俗之辈

    cū sú zhī bèi

    成语解释: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 通文墨

    cū tōng wén mò

    成语解释:粗:略微;通:通晓。
    文墨:指写文章。
    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六卷:“有一少年,姓王名臣,长安人氏,略知书史,粗通文墨。”

  • 具梗概

    cū jù gēng gài

    成语解释: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
    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成语出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 有眉目

    cū yǒu méi mù

    成语解释:粗:大略;眉目:比喻头绪。
    刚刚有点头绪。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7回:“办理粗有眉目,即回京复命去了。”

  • 乱头

    luàn tóu cū fú

    成语解释: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成语出处:明・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 挟细

    ná cū xié xì

    成语解释:比喻惹事生非;挑剔冒犯。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若有那拿粗挟细踏狗尾的但风闻,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

  • 恶衣

    è yī cū shí

    成语解释:恶:坏;衣:衣服;食:事物。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食常无肉。”

  • 服乱头

    cū fú luàn tóu

    成语解释: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
    形容不讲究修饰。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 胆大心

    dǎn dā xīn cū

    成语解释: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 气壮

    dǎn cū qì zhuàng

    成语解释: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 井灶

    zhí cū jǐng zào

    成语解释:谓操持家务。喻为人妇。

    成语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女笑曰:‘身既无托,愿执粗井灶。’王申即日赁衣贳礼为新妇。”

  • 五短三

    wǔ duǎn sān cū

    成语解释: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三回:“姓陈名叫大勇,年有三十五六岁,生的五短三粗,相貌魁伟。”

  • 面红脖子

    miàn hóng bó zǐ cū

    成语解释:脸红脖子变粗。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成语出处:高阳《玉座珠帘》:“皇帝面红脖子粗地大骂言官沽名钓誉,恭王与醇王自恃长亲,渺视皇帝,话越说越多,也越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