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的成语(共97个)
便宜施行
成语解释: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同“便宜从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何]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逆行倒施
成语解释:犹言倒行逆施。
成语出处:南朝・宋・无名氏《移答魏安南平南府》:“强者为雄,斯则弃德任力,逆行倒施,有一于此。”
逆施倒行
成语解释:见“逆行倒施”。
成语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逆施倒行,以迄于今。”
偶烛施明
成语解释:偶:双;施:施行。
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东施捧心
成语解释:比喻拙劣模仿。柳亚子《叠韵和谢老》诗: “微箕龙胤宗周晚,尚父鹰杨殪纣尊。
漫向三仁轻比例,东施差效捧心颦。参见:○东施效颦。方圆可施
成语解释:施:施行,实施。
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成语出处:《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方员可施
成语解释: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冠履倒施
成语解释:冠:帽子;履:鞋子。
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横行逆施
成语解释:谓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成语出处:述之《怎样才能解决江浙目前的危急问题》:“我们知道北伐军为了援救江浙的民众起见,为了铲除帝国主义的工具起见,绝对不能容忍这班强盗军阀在江浙横行逆施。”
厚施薄望
成语解释:施舍接济别人的很多,但并不希求人家知恩报答。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郭解列传》: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惠施之谋
成语解释: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
惠施五车
成语解释:源见“五车书”。谓读书多,学识渊博。宋 乐雷发《鸟乌歌》:“莫读书!莫读书!惠施五车今何如?”。
急公好施
成语解释:谓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歙王君墓志铭》:“君虽业盐,而孝友,急公好施,有远见,能自树。”
剿抚兼施
成语解释:剿:剿灭,讨伐;抚:安抚;兼施:同时使用。
剿灭与安抚同时进行。成语出处:《清史稿・许廷桂传》:百龄乘闽、浙殄贼之后,剿抚兼施,遂如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