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溺的成语

溺的成语(共31个)

  • 善游者,善骑者堕

    shàn yóu zhě nì , shàn qí zhě duò

    成语解释:善于游泳的人,往往溺水而死;善于骑马的人,也往往堕马而死。比喻人对于愈熟练、熟悉的事情,愈容易疏忽致祸。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 叔援

    sǎo nì shū yuán

    成语解释: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救火拯

    jiù huǒ zhěng nì

    成语解释:见“救焚拯溺”。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 心灭质

    nì xīn miè zhì

    成语解释: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 瓦查尿

    wǎ chá niào nì

    成语解释: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 假越救

    jiǎ yuè jiù nì

    成语解释:假:借助;溺:被水淹。
    原指到很远的越国请善游水的人来救溺水的孩子。比喻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昔有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

  • 善游者

    shàn yóu zhě nì

    成语解释: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 屙金

    ē jīn niào yín

    成语解释:比喻生存有术。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 扶危拯

    fú wēi zhěng nì

    成语解释:溺:落水。
    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 不救

    jiàn nì bù jiù

    成语解释:犹言见死不救。

    成语出处: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然僻居于山薮接珍,豺狼所皋,若固相拒,是见溺不救也。”

  • 玩物

    wán wù nì zhì

    成语解释:玩:玩赏;物:器物;溺志:埋没志向。
    玩赏器物,埋没志向。指一心玩赏所喜爱的东西,就会消磨掉进取的意志。

    成语出处:宋・张栻《南轩文集・与曾节夫抚幹》:若求增不已,却恐亦为玩物溺志,不可不察也。

  • 救焚

    zhěng nì jiù fén

    成语解释: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
    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 拯焚救

    zhěng fén jiù nì

    成语解释:拯:救;焚:被火烧;溺:落水者。
    救助被火烧火燎烧和被水淹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唐・李渊《受禅告南郊文》:臣恭守晋阳,驰心魏阙,被首濡足,拯溺救焚,大举义兵,式宁区宇。

  • 为怀

    jī nì wèi huái
  • 不援

    shì nì bù yuán

    成语解释:看到人淹没在水里而不拉他一把。比喻见到人处于危险境地而置之不理。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赛红丝》五:临渴掘井,固是不弟不情;视溺不援,在吾兄亦觉太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