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成语(共141个)
- 乌头白马生角- 成语解释: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 乌白头,马生角- 成语解释: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成语出处:《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 眉梢眼角- 成语解释:指面部的细微表情。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若说是无情,如何两次三番许我会面,又留酒,又肯相陪?若说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见些光景?” 
- 犁生骍角- 成语解释: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 厥角稽首- 成语解释:厥角:叩头;稽首:叩头到底。 
 古代最恭敬的礼节。-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 
- 圭角不露- 成语解释:圭角:圭之锋芒有棱角。 
 指深沉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 角力中原- 成语解释:角:较量。 
 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当角力中原,以害强弱。 
- 角巾私第- 成语解释:脱掉官服,戴上头巾,居住在私宅。指闲居不仕。 - 成语出处:《晋书・王濬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 
- 日角龙颜- 成语解释: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 
- 牛角挂书- 成语解释:比喻读书勤奋。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蜗角蝇头- 成语解释: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头。 
 比喻获利甚微,不足挂齿。-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 蜗角斗争- 成语解释:蜗:蜗牛;蜗角:比喻极微小的境地。 
 比喻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 含牙带角- 成语解释:亦作“含牙戴角”。有牙有角,形容兽类。 -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 含牙戴角- 成语解释:见“含牙带角”。 -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含牙戴角,前爪后距。” 
- 鼓角齐鸣- 成语解释: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 
 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