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的成语(共17个)
- 南辕北辙- 成语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 改辕易辙- 成语解释: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 
 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 北辕适楚- 成语解释: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 
 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成语出处: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 北辕适粤- 成语解释:犹北辕适楚。粤在南方。 - 成语出处:明・刘基《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北辕适粤,徒劳何为?” 
- 拜倒辕门- 成语解释: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 
 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 北辙南辕- 成语解释: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 成语出处:见“北辕适楚”。 
- 截辕杜辔- 成语解释: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 成语出处:语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 攀辕卧辙- 成语解释: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 - 成语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仕进》:“饯去任,当攀辕卧辙。” 
- 驽骥同辕- 成语解释:驽:劣马;骥:良马;辕:车前直木。 
 劣马和良马同拉一辆车。比喻庸人与贤人混在一起。- 成语出处:《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 螳臂当辕- 成语解释:螳臂:螳螂的前腿;当:阻挡;辕:借指车。 
 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 北辕南辙- 成语解释:参见[南辕北辙]。 
- 北辕适越- 成语解释:见“南辕北辙”。 
- 覆餗偾辕- 成语解释:覆:翻倒;餗:鼎中的食品;偾:仆倒。 
 翻倒鼎中的食物,仆倒车辕。比喻因不能胜任而失败。- 成语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圣人能以所甚惜,夺所甚爱。故天下之中,人皆可全于功名之途,而不致有覆餗偾辕之伤。 
- 击辕之歌- 成语解释:击:敲打;辕:伸向车前驾牲口的长木。 
 敲击着辕木唱的歌。指平民百姓的歌。-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击辕之歌,有礼风雅。” 
- 南棹北辕- 成语解释:犹南航北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