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斯的成语

斯的成语(共47个)

  • 彼何人

    bǐ hé rén sī

    成语解释:斯:助词,啊。
    他是什么人啊。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 蔑如

    fāng sī miè rú

    成语解释:方:比拟;斯:此;蔑:无。
    没有谁能够与此相比的。比喻人的高尚情操。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帝纪上》:“昔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 如应

    rú yìng sī xiǎng

    成语解释:形容反响极快。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那满招损、乖致戾的道理,如应斯响。”

  • 否终

    pǐ zhōng sī tài

    成语解释:否:坏;泰:好,顺利。
    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成语出处: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 一至于

    yī zhì yú sī

    成语解释:同“一至于此”。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 亿万

    yì wàn sī nián

    成语解释:形容长远的年代。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之怒

    hè sī zhī nù

    成语解释:赫:勃然震怒的样子;斯:语气助词。
    指帝王勃然震怒。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 文在兹

    sī wén zài zī

    成语解释:用于祝贺人书局开业的贺辞。

  • 漫条

    màn tiáo sī lǐ

    成语解释: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公子正在那里检点那些考具的东西,听见老爷的话,便过来规规矩矩,漫条斯理的说道:‘这话还得请父亲斟酌。’”

  • 三复

    sān fù sī yán

    成语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
    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 衍庆

    zhōng sī yǎn qìng

    成语解释: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
    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 之庆

    zhōng sī zhī qìng

    成语解释: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
    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 之征

    zhōng sī zhī zhēng

    成语解释: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征:征兆。
    指子孙众多的征兆。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臣愚以为可妙简淑媛,以备内宫之数,其余尽遣还家。且以育精养神,专静为宝。如此,则螽斯之征,可庶而致矣。

  • 之威

    hè sī zhī wēi

    成语解释:赫:显耀。
    斯:语气助词。
    威:威严。
    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

    成语出处:《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 在下

    fēng sī zài xià

    成语解释:斯:语助词。
    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