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掩的成语

掩的成语(共79个)

  • 兵来将挡,水来土

    bīng lái jiàng dǎng , shuǐ lái tǔ yǎn

    成语解释: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 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成语解释: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成语出处:《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 遮遮

    zhē zhē yǎn yǎn

    成语解释: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这里小姐,起初害羞,遮遮掩掩。今番背却夫人,一般也老落起来。”

  • 一重一

    yī chóng yī yǎn

    成语解释:谓山峦重迭稠密。

    成语出处: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 瑜不

    yú bù yǎn xiá

    成语解释:比喻优点掩盖不了缺点。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瑕不

    xiá bù yǎn yù

    成语解释:瑕:玉上的斑点。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四卷:“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玉。”

  • 疾雷不及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六韬・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 出其不意,其不备

    chū qí bù yì , yǎn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成语出处:语出《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疾霆不暇

    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不以一眚大德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成语解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
    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归师勿,穷寇莫追

    guī shī wù yǎn , qóng kòu mò zhuī

    成语解释: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 归师勿,穷寇勿追

    guī shī wù yǎn , qóng kòu wù zhuī

    成语解释: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
    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成语出处:《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 水来土

    shuǐ lái tǔ yǎn

    成语解释: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 窃钟

    qiè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掩耳:捂住耳朵。
    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 鼻而过

    yǎn bí ér guò

    成语解释:掩:遮盖。
    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物丑恶的嫌恶。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