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艾的成语

艾的成语(共27个)

  • 期期

    qī qī ài ài

    成语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 三年之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语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qī nián zhī bìng , 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语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难分

    lán ài nán fēn

    成语解释: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成语出处:《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 痛自创

    tòng zì chuāng yì

    成语解释: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 自怨自

    zì yuàn zì yì

    成语解释: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 同焚

    lán ài tóng fén

    成语解释: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成语出处:《晋书・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 俱焚

    zhī ài jù fén

    成语解释:芝艾:比喻美和恶。
    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自别乎?”

  • 方兴未

    fāng xīng wèi ài

    成语解释: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完结。
    刚兴起还没有停止。现多用来形容事物正处于兴旺阶段或形容正在蓬勃发展。

    成语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鸿恩锡类,方兴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方兴

    wèi ài fāng xīng

    成语解释:方兴未艾。谓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清・陈炽《议院》:“英人创之于前,德国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兴者,非幸也,数也。”

  • 奇庞福

    qí páng fú ài

    成语解释:庞:脸盘;艾:美好。
    相貌奇特的人多福。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勣传》:“临事选将,必訾相其奇庞福艾者遣之。”

  • 分痛

    jiù ài fēn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元《宋史・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 分痛

    zhuó ài fēn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元《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 共焚

    zhī ài gòng fén

    成语解释: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

  • 年已及

    nián yǐ jí ài

    成语解释:艾:代指五十岁。
    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