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静的成语

静的成语(共86个)

  • 树欲而风不止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

    成语解释: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一动不如一

    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语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成语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孝宗幸天竺及灵隐,有辉僧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 平心

    píng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成语出处:宋・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 风平浪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成语解释: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 极思动

    jìng jí sī dòng

    成语解释: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正是静极思动,阴尽生阳。”

  • 中思动

    jìng zhōng sī dòng

    成语解释:静:平静,静止;动:变动。
    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思动,因命牡丹、兰花众仙子看守洞府,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外出。”

  • 禁暴

    jìn bào jìng luàn

    成语解释:禁:禁止;静:平静。
    禁除暴行,平静叛乱。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经籍志》:“兵者,所以禁暴静乱者也。”

  • 有法

    dòng jìng yǒu fǎ

    成语解释:动:行动;静:静处;法:法则。
    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指行动合乎规范。

    成语出处:《金史・后妃传赞》:“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 如处女,动如脱兔

    jìng rú chǔ nǚ , dòng rú tuō tù

    成语解释: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
    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夜深人

    yè shēn rén jìng

    成语解释: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 夜阑人

    yè lán rén jìng

    成语解释:夜阑:夜将尽。
    夜深了;人都安静下来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

  • 百动不如一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语解释: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

  • 更深人

    gēng shēn rén jìng

    成语解释: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1卷:“更深夜静,共伊商量。”

  • 更深夜

    gēng shēn yè jìng

    成语解释: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
    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静,共伊相商。”

  • 屏声

    bǐng shēng jìng qì

    成语解释:见“屏声敛息”。

    成语出处: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人,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