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证的成语

证的成语(共16个)

  • 引古

    yǐn gǔ zhèng jīn

    成语解释: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 援古

    yá gǔ zhèng jīn

    成语解释:援:引。
    引述古事来证明今事。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 龟成鳖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成语解释: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贾氏五不可》:“晋武帝欲为太子娶妇。卫瓘曰:‘贾氏有五不可:青、黑、短、妒而无子。’竟为群臣所誉娶之,竟以亡晋。……俚语曰‘证龟成鳖’,此未足怪也。以此观之、当云‘证龟成蛇’。……”

  • 如山

    tiě zhèng rú shān

    成语解释: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成语出处: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十八张冤状在此,铁证如山,老贼还有何辩!”

  • 据确凿

    zhèng jù què záo

    成语解释:确凿:确实。
    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尸场检验,证据确凿。且并未用刑,尔兄自认斗杀,招供在案。今尔远来,并非目睹,何得捏词妄控。理应治罪,姑念为兄情切,且恕。不准。”

  • 死无对

    sǐ wú duì zhèng

    成语解释:对证:核实。
    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那厮死了,可不好了,你做的个死无对证。”

  • 处方

    duì zhèng chǔ fāng
  • 下药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见“对症下药”。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 之药

    duì zhèng zhī yào
  • 用药

    duì zhèng yòng yào

    成语解释:见“对症下药”。

  • 旁引曲

    páng yǐn qǔ zhèng

    成语解释: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成语出处: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辩》:“大抵《庄子》多寓言,如必欲旁引曲证,以实其说,所谓子州支父、石户之农者,又为谁乎?”

  • 单文孤

    dān wén gū zhèng

    成语解释:仅有的证据。意谓不足凭信。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 三媒六

    sān méi liù zhèng

    成语解释: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大茶小礼,三媒六证,亲自娶了个夫人。”

  • 三头六

    sān tóu liù zhèng

    成语解释:众多的人证。

    成语出处:克非《春潮急》:“心想,横竖抵死不认帐,只你徐元菊一个人,缺少三头六证,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

  • 信而有

    xìn ér yǒu zhèng

    成语解释:真实而有根据。

    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