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蟠的成语

蟠的成语(共24个)

  • 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

    成语解释: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成语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 木朽株

    pán mù xiǔ zhū

    成语解释:株:树根。
    盘曲之木,朽烂的根。比喻无用之材。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上李少常伯启》:“宾王蟠木朽株,散欐贱质,墙面难用,灰心易寒。”

  • 虎踞龙

    hǔ jù lóng pán

    成语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 凤逸

    lóng pán fèng yì

    成语解释: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刑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 不滓

    ní pān bù zǐ

    成语解释: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有补于事,泥蟠不滓,行参圣师。”

  • 深根

    shēn gēn pán jié

    成语解释:犹盘根错节。比喻恶势力根基深厚,勾结紧密。

    成语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管蠡一得》:“若其著名之窗口,则地方官之门印胥吏,无非其深根蟠结之党羽。”

  • 节错

    gēn pán jié cuò

    成语解释:犹言盘根错节。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灵寿杖歌》:“根蟠节错相纠缠,含风饱雪经炎寒。”

  • 虎据龙

    hǔ jù lóng pán

    成语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成语出处:北周 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 际地

    jì dì pán tiān

    成语解释:形容遍及天地间。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刻意》:“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 虬结

    lóng pán qiú jié

    成语解释:犹言旋绕纠结。

    成语出处: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银杏》:“根中生古藤,大亦合围,龙蟠虬结而上。”

  • 根错节

    pán gēn cuò jié

    成语解释:错:交错;节:枝节。
    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

  • 天际地

    pán tiān jì dì

    成语解释:蟠:遍及;际:到。
    指从天到地无所不在。形容气势博大。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 蚓结

    shé pán yǐn jié

    成语解释:蟠:回绕,屈曲;蚓:蚯蚓。
    比喻互相勾结。

    成语出处:明・宋濂《题司马公手帖后》:“当时是,章惇、蔡确、黄履,邢恕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

  • 极天

    jí tiān pán dì

    成语解释:谓充塞天地之间。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 凤翥龙

    fèng zhù lóng pán

    成语解释: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