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的成语(共292个)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成语解释:宁:宁愿;筹:计划。
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指应厉行节约,注意储备,不能浪费。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便不怕了。”
大而无当
成语解释:当:底、边际。
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当仁不让
成语解释: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当务之急
成语解释: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当:原为“处于”;现为“当前”;务:应该做的事。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独当一面
成语解释: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老当益壮
成语解释: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旗鼓相当
成语解释: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首当其冲
成语解释: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亲当矢石
成语解释: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老罴当道
成语解释: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成语出处:《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螳臂当车
成语解释: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罚不当罪
成语解释:罚:处罚;当:相当;相称。
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举措失当
成语解释:举措:举动、措置;失当:不恰当。
举动安排不得当。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理所当然
成语解释:当然:应当如此。
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成语出处: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