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的成语(共45个)
绝圣弃知
成语解释: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
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殷忧启圣
成语解释:殷:深。
深切的忧虑能启发最高的智慧。成语出处: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神功圣化
成语解释: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
成语出处:宋・秦观《任臣策下》:“兴利除害甚于嗜欲,攘击奸恶如报私仇,首尾数年之间遂成冠古之治,虽神功圣化敏妙自然,亦此曹献替可否之力也。”
古圣先贤
成语解释:圣:品德智能极高。
贤:有才能有道德。
古代的圣人贤者。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我们也不懂。”
圣神文武
成语解释: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佛口圣心
成语解释: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
圣人无常师
成语解释: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成语出处:唐・韩愈《师说》:对人无常师,孔子师剡子、苌弘、师襄、老聃。
圣之时者
成语解释:圣:圣人。
指圣人中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旧时常用来称颂孔子。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
清圣浊贤
成语解释:汉末饥荒,禁止酿酒,饮酒人避讳言酒,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指酒的别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黜昏启圣
成语解释: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成语出处:《南史・谢灵运传论》:“谢晦以佐命之功,当顾托之重,殷忧在日,黜昏启圣,于社稷之计,盖为大矣。”
君圣臣贤
成语解释: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内圣外王
成语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圣君贤相
成语解释: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柳圣花神
成语解释:喻指风流女子。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俺]本是个柳圣花神,又不犯寡辰孤运,将俺那爷娘恨,错配了婚姻,虚度青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