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雷的成语

雷的成语(共90个)

  • 暴跳如

    bào tiào rú léi

    成语解释:暴:急躁;发怒。
    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 不及掩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成语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 声大,雨点小

    léi shēng dà , yǔ diǎn xiǎo

    成语解释: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8卷:“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 不敢越池一步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成语解释: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
    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成语出处: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霆万钧

    léi tíng wàn jūn

    成语解释: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
    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 欢声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成语解释: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 瓦釜

    wǎ fǔ léi míng

    成语解释:高妙的乐器被废弃了;瓦盆却敲得雷一般响。坏人猖狂一时;好人却默默无闻。后比喻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釜:锅。

    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欢呼

    huān hū léi dòng

    成语解释: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3回:“只听那梨花林边,一个大孩子领了八九个狂童,欢呼雷动。”

  • 打不动

    léi dǎ bù dòng

    成语解释: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 厉风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成语解释: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 大发

    dà fā léi tíng

    成语解释: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
    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霆之怒

    léi tíng zhī nù

    成语解释:雷霆:霹雳。
    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 嗔电怒

    léi chēn diàn nù

    成语解释:暴怒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如今且说宝玉只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 失箸

    wén léi shī zhù

    成语解释: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 布鼓

    bù gǔ léi mén

    成语解释: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门:古代会稽的城门名。
    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故尊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