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的成语(共26个)
- 契船求剑- 成语解释: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 - 成语出处: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金兰之契- 成语解释:金:黄金。 
 兰:香草。
 契:投合。
 指情投意合的朋友。也指结拜弟兄。-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一夔一契- 成语解释: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辅。 - 成语出处:宋・石介《庆历圣德颂》诗:“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实赉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诗:“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 契若金兰- 成语解释: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 丹书铁契- 成语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 神会心契- 成语解释:会:领会,理解;契:投合。 
 互相之间,内心理解并相投合。- 成语出处:《宣和书谱・行书・王安石》:“而京师神会心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可与方驾。” 
- 同心协契- 成语解释:契:投合。 
 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心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青州刺史弘。” 
- 同符合契- 成语解释: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 松心契- 成语解释:松树苍劲挺拔,四季常青。用来比喻牢不可破的友谊。 -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日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 死生契阔- 成语解释:契阔:久别的情怀。 
 指生死离合。-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金兰契友- 成语解释: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 
 泛指结拜兄弟。-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情投契合- 成语解释:同“情投意合”。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 道同契合- 成语解释:犹言道合志同。 - 成语出处:晋・陆云《失题》诗:“道同契合,体异心并。” 
- 互道契阔- 成语解释:道、叙说。契阔,久别思念之情。全句是说彼此叙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形容久别重逢,彼此寒暄话旧。 -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莫逆之契- 成语解释:莫逆:没有抵触;契:相合。 
 指朋友之间情投意切,心心相印的深厚友情。- 成语出处:晋・范弘之《与王珣书》:与先帝隆布衣之好,著莫逆之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