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的成语(共34个)
美芹之献
成语解释: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成语出处:《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
田父献曝
成语解释:田父:老农;曝:晒。
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成语出处:《列子・杨朱篇》:“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纩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白璧三献
成语解释: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见《韩非子・和氏》。
镜台自献
成语解释:自己把梳妆台奉献出来。比喻自己做媒。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
倚门献笑
成语解释:见“倚门卖笑”。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承欢献媚
成语解释:承欢:迎合他人博取欢心。
以自己的媚态博得别人欢心。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四围小花,好像承欢献媚,服从那大花的样子。”
野人献日
成语解释:同“野人奏曝”。
成语出处:唐・欧阳玭《野人献日赋》
出谋献策
成语解释: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十章:“弯弯绕提出这个问题,明明是给马之悦出谋献策,眼前这个笨蛋,偏偏领会不了。”
打勤献趣
成语解释:献:进献。
献殷勤。形容阿谀奉承。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是吴国伯噽托生的,惯会打勤献趣。”
睹貌献飧
成语解释:貌:脸色;飧:晚餐。
观察脸色,献上晚餐。形容眼光敏锐,举止适合。成语出处:晋・潘岳《西征赋》:长傲宾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飧。
麻姑献寿
成语解释: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
指祝贺寿辰。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
文献之家
成语解释: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献可替不
成语解释: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