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的成语(共22个)
顿纲振纪
成语解释: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败法乱纪
成语解释: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
败坏法令,扰乱纪律。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违法乱纪
成语解释: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成语出处: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目无法纪
成语解释: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成语出处:巴金《家》:“今天要检查日货,明天又捉商人游街,简直目无法纪。”
纲纪废弛
成语解释:纲:政纲。
纪:法纪。
废弛:颓废松弛。
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不知纪极
成语解释:纪极:终极,限度。
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成语出处:《后汉书・杨震传》:“无厌之心,不知纪极。”
弁髦法纪
成语解释:弁:黑布帽子;髦:儿童眉际的垂发;弁髦:蔑视,抛弃。
指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设立筹安会事务所,传布种种印刷物,实属弁髦法纪,罪不容诛。”
纲纪四方
成语解释:纲纪:治理,管理。
治理天下。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匡正纲纪
成语解释:指纠正法度。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
不可胜纪
成语解释: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成语出处:《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
黼蔀黻纪
成语解释:谓锦绣美好的年代。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黼蔀黻纪,相一人而寿世,为百族之福宗。”
坏法乱纪
成语解释:破坏法制和纪律。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当家理纪
成语解释:当家:主持家政。
主持家政,管理家务。亦作“当家立纪”。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如今大街坊张二官府,要破五百两金银,娶你做二房娘子,当家理纪。”
当家立纪
成语解释:指管理家务。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岁,生的长挑身材,一表人物,打扮起来就是个灯人儿。风流俊俏,百伶百俐,当家立纪、针指女工、双陆棋子,不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