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的成语(共27个)
浓妆艳抹
成语解释: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每日只是浓妆艳抹,和西门庆做一处取乐。”
淡妆浓抹
成语解释:妆:化妆;抹:抹粉。
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成语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浓眉大眼
成语解释: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浓墨重彩
成语解释: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浓桃艳李
成语解释: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浓浓郁郁
成语解释:指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热烈。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方进得院来,早闻得浓浓郁郁的异香扑鼻。”
浓妆艳裹
成语解释:浓:浓重;艳:艳丽;妆、裹:指打扮。
形容女子打扮得很浓艳。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一个个浓妆艳裹,一对对妙舞清歌。”
甘旨肥浓
成语解释:泛指佳肴美味。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浓装艳抹
成语解释:见“浓妆艳抹”。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大姑娘却浓装艳抹,体态轻盈的靠在寝宫门口。”
甘脆肥浓
成语解释:甘脆:指味甜、松脆可口的食物;肥浓:肥美的肉食和浓郁的酒。
泛指美好的酒食。成语出处:《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浓妆艳饰
成语解释:见“浓妆艳饰”。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那女孩儿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请鲁达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
浓妆艳服
成语解释:见“浓妆艳裹”。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5回:“众宫人都浓妆艳服,骑在马上,一簇绮罗,千行丝竹,从大内直排至西苑。”
浓抹淡妆
成语解释:同“淡妆浓抹”。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
浓妆淡抹
成语解释:指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参见“淡妆浓抹”。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新水令・武陵春》曲:“两般儿情厮隐,浓妆淡抹包笼尽。”
浓妆艳质
成语解释:浓妆:浓艳的妆饰;质:资质。
妆饰华美,容貌艳丽。成语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军声哄,军声哄,长枪大戟香尘拥,香尘拥,浓妆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