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的成语(共32个)
图作不轨
成语解释:图谋不轨。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郑众传》:“及宪兄弟图作不轨,众遂首谋诛之,以功迁大长秋。”
八纮同轨
成语解释: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成语出处:《晋书・武帝纪》:“廓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
齐轨连辔
成语解释:犹言并驾齐驱。
成语出处:清・王灼《游歙西徐氏园记》:“且吾数人暂合于此,一日别去,将欲从数百里外齐轨连辔,复为此穷日之游,其又可得邪?”
车同轨,书同文
成语解释: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同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
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成语出处:《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闭门扫轨
成语解释:轨:车迹。
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成语出处:《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李贤注:“轨,车迹也。言绝人事。”"""
一轨同风
成语解释: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谋逆不轨
成语解释:谋:图谋;逆:违背;不轨:不合法。
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窃据太原,称孤道寡,偷生一隅,亦已足矣,奈何谋逆不轨。”
纳民轨物
成语解释:纳:容纳;民:老百姓;轨:法度;物:器物。
指将百姓纳入遵守法度、惜用器物的正道。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群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悖逆不轨
成语解释:悖逆:违反正道,犯法作乱;不轨:不合法规。
指违背正道,不守法规。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本史》: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
闭门却轨
成语解释: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成语出处:见“闭门扫轨”。
闭门埽轨
成语解释: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覆车之轨
成语解释:轨:车辙。
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成语出处:汉・陈忠《清盗源疏》:“今公克平祸乱,安国定家,故复因前倾败之法,寻中间覆车之轨,却冀长存,非所敢闻。”
奸回不轨
成语解释:奸回:奸恶邪癖;轨:比喻规矩、法度。
奸恶邪癖,不守法度。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奸回不轨。”
如循一轨
成语解释:循:沿着。
参见[如出一辙]。如出一轨
成语解释:轨:车轮碾轧的痕迹。
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轨。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