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司的成语

司的成语(共29个)

  • 马牛之忧

    sī mǎ niú zhī yōu

    成语解释:司马牛:名耕,孔子的学生。
    司马牛因为没有兄弟而忧愁。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担忧。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 空不视涂

    sī kōng bù shì tú

    成语解释:司空:古代管理道路的官;涂:路;不视涂:不看道路。
    司空不察看道路。指放弃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中》: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泽不授馆。

  • 文君

    wén jūn sī mǎ

    成语解释: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

  • 牝鸡

    pìn jī sī dàn

    成语解释:同“牝鸡司晨”。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高励传》:“数年以来,荒悖滋基,牝鸡司旦,昵近奸回。”

  • 方外

    fāng wài sī mǎ

    成语解释:方外:指世外,超脱了世俗礼教之外;司马:古代官名。
    虽然当了官,却不拘于礼教法规。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俄而引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

  • 青衫

    qīng shān sī mǎ

    成语解释: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

  • 马称好

    sī mǎ chēng hǎo

    成语解释: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成语出处: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 其职

    gè sī qí zhí

    成语解释:司:主管,经营;职:职务。
    每个人尽自己的职责,做好所承担的工作。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

  • 口舌

    guān sī kǒu shé

    成语解释:官司,诉讼的事。口舌,争吵的意思。就是打官司的意思。

    成语出处:拍案惊奇第六回:“须动官司口舌、毕竟难掩真情。”

  • 没头官

    méi tóu guān sī

    成语解释:官司:诉讼。
    没有头绪或没有尽头的官司。

    成语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二回:“且打个没头官司,惊他一惊,也可出气。”

  • 空经惯

    sī kōng jīng guàn

    成语解释:同“司空见惯”。宋 吴文英《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词:“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
    ”。

  • 空惯见

    sī kōng guàn jiàn

    成语解释:同“司空见惯”。宋 陆文圭《水龙吟.再次韵一首寄药房》词:“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眸。
    ”。

  • 晨牝鸡

    sī chén pìn jī

    成语解释:比喻在位而不能胜任的官吏。唐徐夤《龙蛰》 诗之二: “逐日莫惊驽马步,司晨谁要牝鸡鸣。
    ” 参见:○牝鸡司晨。

  • 敬民

    wáng sī jìng mín

    成语解释:王:君主;司:主持。
    君王主持国家的职责在于尊重老百姓。

    成语出处:《尚书・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