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凿的成语

凿的成语(共64个)

  • 隧入井

    záo suì rù jǐng

    成语解释: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 不移

    què záo bù yí

    成语解释:不能变动。确实可靠;不容怀疑。

  • 圆枘

    fāng záo yuán ruì

    成语解释:凿:榫眼;枘:榫头。
    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人言

    rén yán záo záo

    成语解释:凿:明确真实。
    指人们议论确有其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一回:我不晓得是真是假,但是人言凿凿,谅非无因。

  • 架谎

    jià huǎng záo kōng

    成语解释:扯谎作假。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

  • 空取办

    záo kōng qǔ bàn

    成语解释:谓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吹剑录》:“薛寺正季宣谓州县凿空取办,虽有奉法吏,欲宽弛而不得骋。”宋・丘珂《愧郯录・作邑之制》:“间有赋人实窄,凿空取办,郡县不相通融,鲜不受督趣。”

  • 饮耕食

    záo yǐn gēng shí

    成语解释: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 fǔ záo hén

    成语解释:斧:斧头;凿:凿子;痕:痕迹。
    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不自然。

    成语出处:唐・韩愈《调张籍》: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 四方眼儿

    záo sì fāng yǎn er

    成语解释:形容呆板固执,不会变通。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么大人了,要撒尿倒底说呀,怎么憋着不言语呢!还这么凿四方眼儿,一定要使个净桶。

  • 空投隙

    záo kōng tóu xì

    成语解释:谓寻找时机、捏造罪名。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酷吏传序》:“推劾之吏,以嶮责痛诋为功,凿空投隙,相矜以残。”

  • 龟数策

    záo guī shǔ cè

    成语解释: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
    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成语出处:《韩非子・饰邪》:“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 坏以遁

    záo pī yǐ dùn

    成语解释: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成语出处:《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坏而遁

    záo pī ér dùn

    成语解释:见“凿坏以遁”。

    成语出处:《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言之

    záo záo yán zhī

    成语解释:凿凿:确实。
    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 空立论

    záo kōng lì lùn

    成语解释:凿空:缺乏根据,牵强附会。
    比喻本来缺乏根据,却挖空心思穿凿附会地作出论断。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学》:“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