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成语(共48个)
万象包罗
成语解释:象:形状,样子;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罗:捕鸟的网;包罗:容纳。
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包荒匿瑕
成语解释:包荒:本指度量宽洪,能容忍。
包含污秽,藏匿缺点。成语出处: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包荒匿瑕,蓄此烦丑。
酒囊饭包
成语解释:见“酒囊饭袋”。
成语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
山包海容
成语解释: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成语出处:宋・释惠洪《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包羞忍辱
成语解释:包:包容。
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成语出处: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
遮羞包丑
成语解释:指掩盖感到羞耻和丑陋的东西。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把持包办
成语解释: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
包元履德
成语解释:元:善。
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成语出处:《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大胆包身
成语解释:谓胆量极大。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归了包堆
成语解释:所有的都包括在内,总共。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归了包堆今天你这一趟你一共要多少钱?
兼包并容
成语解释:见“兼容并包”。
成语出处:章炳麟《讨满洲檄文》:“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
兼包并畜
成语解释:同“兼收并蓄”。
成语出处: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样便能够兼包并畜以成其大。”
骑马顶包
成语解释:包:包裹。
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成语出处:《嘻谈续录》:“恐马负太沉,顶在头上,可省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