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收的成语

收的成语(共82个)

  • 不可

    bù kě shōu shí

    成语解释:收拾:整理。
    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 一发不可

    yī fā ér bù shōu shí

    成语解释: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 覆水难

    fù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
    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 鸣金

    míng jīn shōu bīng

    成语解释: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 并蓄

    jiān shōu bìng xù

    成语解释: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
    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并采

    jiān shōu bìng cǎi

    成语解释: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成语出处: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

  • 美不胜

    měi bù shèng shōu

    成语解释:胜:尽;收:接收;领略。
    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 名利双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成语解释: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 视反听

    shōu shì fǎn tīng

    成语解释: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成语出处: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 春生夏长,秋冬藏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 , 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 东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成语出处:《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 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 反水不

    fǎn shuǐ bù shōu

    成语解释: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为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 泼水难

    pō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已装不卸,泼水难收怎奈何?”

  • 失之东隅,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 , 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语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