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的成语(共37个)
虎背熊腰
成语解释: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熊熊烈火
成语解释:熊熊:形容火势旺盛。
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5回:“冥器杌椅车轿,都陷在熊熊烈火之中。”
老熊当道
成语解释:当道:把路挡住。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熊腰虎背
成语解释: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熊心豹胆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胆大。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虎体熊腰
成语解释: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飞熊入梦
成语解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熊经鸟伸
成语解释:见“熊经鸟申”。
成语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
熊据虎跱
成语解释: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成语出处:汉・陈琳《檄吴将部曲文》:“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辈。”
熊经鸱顾
成语解释: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华佗》:“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画荻丸熊
成语解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和丸?”
熊经鸟曳
成语解释:同“熊经鸟申”。
成语出处:《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
熊韬豹略
成语解释: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复安南碑》:“几神洞妙,熊韬豹略之权;舞电威棱,越骑燕犀之象。”
熊罴之士
成语解释:比喻勇士。
成语出处:《尚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
熊经鸟引
成语解释:同“熊经鸟申”。
成语出处: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