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批的成语

批的成语(共23个)

  • 分期分

    fēn qī fēn pī

    成语解释:分阶段分成组,不同时期一组接一组。

    成语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要分期分批。一切的人将来都要入社的。”

  • 自我

    zì wǒ pī píng

    成语解释: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成语出处: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 逆龙鳞

    pī nì lóng lín

    成语解释:同“批逆鳞”。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张侍御启》:“优念亮脱身虎口,久矣讳穷;批逆龙鳞,期于合理,庶几一割之有用,安能百炼而愈刚!”

  • 逆鳞

    pī nì lín

    成语解释:批:触;逆鳞:传说龙喉下的鳞是逆向的,触摸容易触怒。
    比喻臣下敢于直谏触犯君主或弱国触犯强国。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逆鳞哉!”

  • 抹月

    mǒ yuè pī fēng

    成语解释:抹:细切;批:薄切。
    用风月当菜肴。指吟啸风月,清高自赏。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 亢捣虚

    pī gàng dǎo xū

    成语解释: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
    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 郤导窾

    pī xì dǎo kuǎn

    成语解释: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
    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

  • 引绳

    yǐn shéng pī gēn

    成语解释:亦作“引绳排根”。比喻合力排斥异己。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 毛求疵

    pī máo qiú cī

    成语解释:犹言吹毛求疵。

    成语出处:《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 隙导窾

    pī xì dǎo yín

    成语解释:见“批郄导窾”。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批大隙,导大窾。”

  • 其逆鳞

    pī qí nì lín

    成语解释:批:触;逆鳞:倒生的鳞。
    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 细抹

    bó pī xì mǒ

    成语解释:薄:略微地;批:批改;细:仔细抹:删除。
    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薄批明月,细抹清风。

  • 薄抹

    xì pī bó mǒ

    成语解释:细:仔细抹,删除;批:批改;薄:略微地。
    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薄批明月,细抹清风。

  • 亢抵巇

    pī gāng dǐ xī

    成语解释:犹批亢捣虚。

    成语出处:汉・杨雄《法言・重黎》:“巇可抵乎?” 唐・韩愈《释言》:“弱於才而腐於力,不能奔走乘机抵巇,以要权利。”

  • 风抹月

    pī fēng mò yuè

    成语解释: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成语出处:元・乔吉《绿玄遍・自述》:“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