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的成语(共55个)
- 进退应矩- 成语解释: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 成语出处:《宋书・乐志》:“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 破矩为圆- 成语解释: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 破矩为圜- 成语解释:矩:画方形的工具;圜:圆。 
 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 方领矩步- 成语解释: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 
 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 规行矩止- 成语解释: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 
 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成语出处: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 偭规越矩- 成语解释:偭:违背;越:逾越;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 
 违反正常的法则。- 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 重规累矩- 成语解释:同“重规迭矩”。 -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九五引晋・王廙《白兔赋》序:“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译而献白雉,著在前典,历代以为美谈。今在我王,匡济皇维,而有白兔之应,可谓重规累矩,不忝先圣也。” 
- 蹈矩循规- 成语解释:遵守规矩。 -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 叠矩重规-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规重矩叠- 成语解释:指合乎规矩法度。 - 成语出处:元《宋史・乐志》:“晖祚无疆,规重矩叠。” 
- 矩步方行- 成语解释: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 矩矱绳尺- 成语解释:矩、矱、绳、尺:画方与直线的工具。 
 引申为规矩、法度。- 成语出处:清・朱彝尊《沈明府不羁集序》:“分体制之正变,范围之,勿使逸出矩矱绳尺之外。” 
- 循规矩蹈- 成语解释: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蹈:踩。 
 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成语出处:宋・苏轼《拟进士御试策》:“苟无知人之明,则循规矩蹈,绳墨以求寡过。” 
- 蹈矩循彟- 成语解释:同“蹈矩循规”。 - 成语出处: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辄成诵,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 
- 规绳矩墨- 成语解释:同“规矩绳墨”。 -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昔倕之巧,目茂圆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