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沐的成语

沐的成语(共36个)

  • 风栉雨

    fēng zhì yǔ mù

    成语解释: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
    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成语出处:《元史・礼乐志》:“相我祖宗,风栉雨沐。”

  • 栉风

    zhì fēng mù yǔ

    成语解释: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 露沾霜

    mù lù zhān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成语出处: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因公入务,怀书将相之门;沐露沾霜,拥箒公侯之门。”

  • 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成语解释: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猴衣冠

    mù hóu yī guàn

    成语解释:同“沐猴而冠”。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 土龙

    tǔ lóng mù hóu

    成语解释: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 雨栉风

    mù yǔ zhì fēng

    成语解释: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丕《黎阳作》诗:“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 三薰

    sān m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宋礼启》:“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 三薰三

    sān xūn sān mù

    成语解释: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丙午九日咏菊》:“三薰复三沐,岁宴与君期。”

  • 三熏

    sān mù sān xūn

    成语解释: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成语出处:宋・程俱《偶作》诗:“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 三熏三

    sān xūn sān mù

    成语解释: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成语出处:宋・陆游《与李运使启》:“一琴一龟,预想铃斋之静;三熏三沐,尚陪药市之游。”

  • 餐风

    cān fēng mù yǔ

    成语解释:餐:吃;沐:洗。
    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成语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忠忤》:“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了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 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yī mù sān zhuō fà , yī fàn sān tǔ bǔ

    成语解释: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
    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 猴冠冕

    mù hóu guàn miǎn

    成语解释: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成语出处: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 弹冠

    xīn mǔ tán guān

    成语解释:沐:洗头发;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刚沐浴的人一定会把衣帽收拾干净。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肯屈身于污秽之地。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