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的成语(共19个)
温柔敦厚
成语解释: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柔:温和柔顺;敦:诚恳。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珠盘玉敦
成语解释:见“珠盘玉敦”。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敦敦实实
成语解释:指人长得结实粗壮。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2章:“起先她认不出来这个敦敦实实的青年是谁,但觉得有点面熟。”
敦风厉俗
成语解释:使民风纯朴敦厚。
成语出处:《魏书・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敦世厉俗
成语解释: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成语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珠槃玉敦
成语解释: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成语出处:《周礼・天官・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敦诗说礼
成语解释:敦:敦厚。
诗:《诗经》。
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成语出处: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敦本务实
成语解释: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二三子不思敦本务实,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
敦默寡言
成语解释:稳重而少言语。
成语出处:《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敦睦邦交
成语解释:敦睦:亲厚和睦;邦:泛指国家。
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成语出处:鲁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体而言,是极有益于敦睦邦交的。”
敦庞之朴
成语解释:敦庞:敦厚;朴:未加工的。
形容质朴敦厚。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有敦庞之朴。”
木强敦厚
成语解释:木强:质朴而倔强;敦厚:忠厚。
比喻人品纯朴忠厚,性格倔强。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