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毁的成语

毁的成语(共63个)

  • 黄钟弃,瓦缶雷鸣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wǎ fǒu léi míng

    成语解释:黄钟:大钟;瓦缶:瓦锅。
    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

  • 裂冠冕,拔本塞源

    liè guān huǐ miǎn , bá běn sāi yuán

    成语解释: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
    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 以誉为赏,以为罚

    yǐ yù wéi shǎng , yǐ huǐ wéi fá

    成语解释:誉:赞扬;毁:批评。
    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成语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 不灭性

    huǐ bù miè xìng

    成语解释:儒家丧制。谓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成语出处:《孝经・丧亲》:“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

  • 不危身

    huǐ bù wēi shēn

    成语解释:见“毁不灭性”。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 灭性

    chái huǐ miè xìng

    成语解释: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
    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成语出处: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 不屑

    bù xiè huǐ yù

    成语解释: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态度;毁誉:毁谤和赞誉。
    指不值得理睬别人的毁谤或赞誉。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廖传》:“尽心纳忠,不屑毁誉。

  • 舟为杕

    huǐ zhōu wéi duò

    成语解释:杕,通“舵”。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钟为铎

    huǐ zhōng wéi duó

    成语解释: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求全之

    qiú quán zhī huǐ

    成语解释:毁:毁谤。
    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 所归

    zhōng huǐ suǒ guī

    成语解释:毁:毁谤。
    众人的毁谤归在一起。形容被大家所不齿。

    成语出处: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

  • 瓦画墁

    huǐ wǎ huà màn

    成语解释: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赵岐注:“孟子言人但破碎瓦,画地则复墁灭之,此无用之为也,然而其意反欲求食,则子食乎?”

  • 铄金

    shuò jīn huǐ gǔ

    成语解释: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家纾难

    huǐ jiā shū nàn

    成语解释:毁:毁坏;纾:缓和;解除。
    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 龟玉

    guī yù huǐ dú

    成语解释: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