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武的成语

武的成语(共150个)

  • 乃文

    nǎi wǔ nǎi wén

    成语解释: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成语出处:语出《书经・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 wǔ jué wǔ rèn

    成语解释: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成语出处:《商君书・去强》:“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

  • 文韬

    wén tāo wǔ tāo

    成语解释: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成语出处: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

  • 文修

    wén xiū wǔ bèi

    成语解释:文:指教化。
    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
    备:准备完毕。
    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 扬威

    fèn wǔ yáng wēi

    成语解释: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 经文

    wěi wǔ jīng wén

    成语解释: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成语出处:《晋书・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 文经

    wén jīng wǔ wěi

    成语解释:①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成语出处: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步。”

  • 托孤

    hàn wǔ tuō gū

    成语解释:汉武:汉武帝;孤:遗孤。
    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 才兼文

    cái jiān wén wǔ

    成语解释: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 止戈为

    zhǐ gē wéi wǔ

    成语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 富贵不淫,威不屈

    fù guì bù yín , wēi wǔ bù qū

    成语解释: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
    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成语出处: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 兵藏库,马入华山

    bīng cáng wǔ kù , mǎ rù huà shān

    成语解释: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惟扬

    wǒ wǔ wéi yáng

    成语解释: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 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wēi wǔ bù néng qū , 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成语解释:威武:武力;贱:地位低。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

    成语出处: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 之道,一张一弛

    wén wǔ zhī dào , yī zhāng yī chí

    成语解释: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成语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