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的成语(共27个)
整纷剔蠹
成语解释:谓整治纷乱,清除弊害。
成语出处:元・脱脱《辽史・韩德枢传》:“德枢请往抚字之,授辽兴军节度使。下车整纷剔蠹,恩煦信孚,劝农桑,兴教化,期月民获苏息。”
杅穿皮蠹
成语解释:杅:饮水器。
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则不出于四方。”
户枢不蠹
成语解释:枢:门上的转轴;蠹:蛀。
指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成语解释:户枢:门转轴;蠹:虫蛀。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成语解释:蠹:蛀虫;折:断;隙:缝隙。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为害太多,必定造成灾祸,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成语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蠹啄剖梁柱
成语解释: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成语解释: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
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蠹众木折
成语解释: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成语出处:《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积讹成蠹
成语解释: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
成语出处: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逾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于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绝;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成蠹。”
蠹国害民
成语解释:蠹:损害。
危害国家,残害人民。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贪官蠹役
成语解释:蠹:蛀虫。
贪图财物的官僚和吏役。成语出处:《清史稿・朱之弼传》:“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
蠹政病民
成语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蠹国耗民
成语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民,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
神奸巨蠹
成语解释: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
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监禁》:“有婪官利其赃利,致之死而灭口者;有神奸巨蠹,恐其幸脱而立取病呈者。”
蠹书虫
成语解释:蛀书的虫子。比喻读死书的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杂诗》:“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