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渴的成语

渴的成语(共51个)

  • 远水不解近

    yuǎn shuǐ bù jiě jìn kě

    成语解释: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 远水救不得近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kě

    成语解释:远处的水解不了眼前的渴。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乌呼行》:“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 饥者易为食,者易为饮

    jī zhě yì wéi shí , kě zhě yì wéi yǐn

    成语解释: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怒猊抉石,骥奔泉

    nù ní mèi shí , kě jì bēn quán

    成语解释:猊:狻猊,即狮子;抉:踢开;骥:骏马。
    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三幅屏,八体皆备,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望梅消

    wàng méi xiāo kě

    成语解释: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宋・赵长卿《好事近》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 爱才如

    ài cái rú kě

    成语解释:才:贤才,人才。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成语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 而穿井

    kě ér chuān jǐng

    成语解释: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成语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援溺振

    yuán nì zhèn kě

    成语解释:振:通“赈”,救济。
    援救落水的人,周济饥渴的人。指帮助落难者。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 者易饮

    kě zhě yì yǐn

    成语解释: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怒猊

    nù ní kě jì

    成语解释: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
    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 鹿奔泉

    kě lù bēn quán

    成语解释:如同鹿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 服马

    yǐ kě fú mǎ

    成语解释: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 之梅

    zhǐ kě zhī méi

    成语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不无小补。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思梅

    zhǐ kě sī méi

    成语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

  • 穿井

    lín kě chuān jǐng

    成语解释:穿:打。
    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成语出处:《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