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宁的成语

宁的成语(共77个)

  • 媚于灶

    nìng mèi yú zào

    成语解释:媚:谄媚;灶:灶神。
    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 福寿康

    fú shòu kāng níng

    成语解释: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成语出处:宋・陈亮《喻夏卿墓志》:“福寿康宁,子孙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于夏卿亦何所负哉!”

  • 天道

    tiān dào níng lùn

    成语解释: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 馨儿

    níng xīn ér

    成语解释:指这样的孩子,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

    成语出处:《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

  • 不自由毋

    bù zì yóu wú níng sǐ
  • 为鸡口,无为朋

    níng wèi jī kǒu , wú wéi péng

    成语解释: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朋。’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朋?

  • 为鸡口,毋为朋

    níng wèi jī kǒu , wú wèi péng

    成语解释: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朋”。

    成语出处: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朋,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 可清贫,不作浊富

    nìng kě qīng pín , bù zuò zhuó fù

    成语解释: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庆道匡》:“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 民为邦本,本固邦

    mín wéi bāng běn , běn gù bāng níng

    成语解释:邦:国家。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成语出处:《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可清贫,不可浊富

    nìng kě qīng pín , bù kě zhuó fù

    成语解释:清、浊:指品行的好坏。
    宁可清白的贫穷,不愿污浊的富有。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问:‘如何是招庆家风。’师曰:‘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 为鸡首,不为牛后

    nìng wéi jī shǒu , bù wéi niú hòu

    成语解释:|比喻宁愿居于小者之首,也不愿意屈居大者之末。

  • 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nìng wéi tài píng quǎn , mò zuò luàn lí rén

    成语解释:宁可做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战乱时代的人。用来表示生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第十九出: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 周至

    dīng níng zhōu zhì

    成语解释:丁宁:再三嘱咐;周至:周到,细致。
    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形容办事周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 食甘寝

    shí gān qǐn níng

    成语解释: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患解忧除,然后食甘寝宁,居安游乐。”

  • 戚饭牛

    nìng qī fàn niú

    成语解释: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后成为齐桓公的重臣;饭:喂。
    宁戚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歌。比喻有才之士沦落而做低贱的事。

    成语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宁越(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