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鹰的成语

鹰的成语(共46个)

  • 逐犬

    fàng yīng zhú quǎn

    成语解释:指打猎。

    成语出处:《明史・韩文传》“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

  • 走犬

    fēi yīng zǒu quǎn

    成语解释:见“飞鹰走狗”。

    成语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 饿虎饥

    è hǔ jī yīng

    成语解释:比喻凶残贪婪。

    成语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 见兔放

    jiàn tù fàng yīng

    成语解释: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 视狼顾

    yīng shì láng gù

    成语解释: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 视狼步

    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语解释: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 南鹞北

    nán yào běi yīng

    成语解释:鹞、鹰:两种猛禽。
    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 拿燕雀

    yīng ná yàn què

    成语解释: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皂隶似鹰拿燕雀,把吴氏向阶下一摔,正待用刑。”

  • 犬塞途

    yīng quǎn sāi tú

    成语解释: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
    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 鼻鹞眼

    yīng bí yào yǎn

    成语解释:鹞:一种形体像鹰而比鹰小的凶猛的鸟,背灰褐色,以小鸟、小鸡为食。
    形容奸诈凶狠的相貌。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我倒是觉得敬轩的那位摇鹅毛扇子的军师,生得鹰鼻子鹞眼,不是个善良家伙。”

  • 走狗

    fēi yīng zǒu gǒu

    成语解释: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 雕心

    diāo xīn yīng zhǎo

    成语解释: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 扬虎视

    yīng yáng hǔ shì

    成语解释: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 走马

    fēi yīng zǒu mǎ

    成语解释: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

  • 犬牙

    quǎn yá xīng zhǎo

    成语解释:喻善攫取的手段。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我这生财妙手,从来会抓,岂仗你犬牙鹰爪,才能做家。”